首页

最新内容

 

推荐内容

 

点击排行

 
      首页  --  新中医青年  --  正文
《新中医青年》好文推荐 | 国医大师周仲瑛治疗慢性肾衰案例辨析
日期:2022-04-13 点击: 来源:  作者: 【字号:放大 还原


    1、慢性肾炎并肾衰

    吴某,女,58岁,就诊时间2012年6月13日。慢性肾炎病史10多年,3年前检查发现肾功能异常。最近查血生化∶尿素氮(BUN)22.2mmol/。肌酐(Cr)279μmol/L,尿酸(UA)579μmol/L,总胆固醇(CHO)7.9mmol/L,甘油三脂(TG)1.59mmolL;尿常规∶蛋白(+),潜血(+);B超;双肾体积缩小,符合慢性肾脏损害,左肾多发性囊肿。目前患者双下肢浮肿,双侧腰部酸痛,寐差,夜尿3~4次,多泡沫,大便正常,口干,舌质嫩红、苔淡黄,脉细。测血压 150/90mmHg。

    辨证:脾肾两虚,湿浊瘀阻。

    处方∶黄芪20g、鬼箭羽20g、猪苓20g、茯苓20g、汉防已15g、泽兰15g、泽泻15g、桑寄生15g、炒杜仲15g 、白术15g、淫羊藿10g、肉苁蓉10g、土茯苓40g、六月雪25g、生地黄12g、菟丝子12g、熟大黄5g、炙水蛭3g。14剂,水煎,每天1剂,分2次服下。此方基础上加减调治2月余,下肢浮肿渐消退,肾功能稳定。

    按∶慢性肾衰可由多种肾脏疾病发展所致,慢性肾炎是最常见病因之一。周老认为肾虚、湿热瘀毒是本病的基本病机环节,肾虚是诸脏虚损的核心,湿热瘀毒是病情演变的重要病理因素。本案以下肢浮肿、腰部酸痛、夜尿增多为主症,当属"水肿"、"虚劳"范畴;结合苔脉,辨证为脾肾两虚,湿浊瘀阻。处方以防己黄芪汤合五苓散化裁,方中黄芪、防已益气走表,利水消肿;白术、泽泻、猪苓、茯苓健脾淡渗利湿;淫羊藿、肉苁蓉、桑寄生、杜仲、菟丝子补肾摄精壮腰;重用土茯苓、六月雪解毒泄浊;配以小量熟大黄通腑泄浊;鬼箭羽、泽兰、水蛭活血化瘀;因其舌质嫩红、口干,提示阴分不足,故佐以生地黄养阴清热,并防温肾药与利水药伤阴之虑,为此五苓散方也未用桂枝。诸药合用,共奏益肾健脾、利湿泄浊、活血祛瘀之功。全方标本兼治,补虚泻实,温而不燥,补而不滞,利水不伤阴,血行则水行,冀脾气健运,肾气充沛,湿浊去,瘀血消,诸症可减。本案选方、用药、配伍及剂量之精当,值得吾辈认真体会与揣摩。

    2、痛风性肾病并肾衰

    许某,男,64岁,就诊时间2013年9月11日。痛风病史10多年,多发于手指关节、足踝关节等部位,局部肿胀变形,红肿热痛,口干不苦,查血 BUN9.4mmol/L,Cr125.6μmol/L,UA478.5μmol/L,尿蛋白(+++),潜血(++)),伴有高血压,舌苔中部薄黄腻、舌质暗中裂,脉弦滑。

    辨证∶湿热痹阻,痰瘀互结,肝肾阴伤。

    处方∶炒苍术9g、黄柏10g、薏苡仁15g、山慈菇15g 、汉防己15g、络石藤15g、制南星15g、威灵仙15g、千年健15g、鬼箭羽15g、豨签草15g、川牛膝12g、生地黄12g、土茯苓60g、六月雪25g。14剂,水煎,每天1剂,分2次服下。药后关节疼痛缓解,红肿消退。

    按∶痛风性肾病病位在肾、经络与关节,涉及肝、脾,为本虚标实证,本虚以气阴两虚多见,标实多为湿热、热毒、痰瘀。本案手足关节肿胀变形,红肿热痛,口干,舌苔中部薄黄腻,舌质暗中裂,脉弦滑,属"痹证"。辨证为湿热痹阻,痰瘀互结,肝肾阴伤。治方选四妙丸健脾燥湿,清利下焦;防己苦泄辛散,利湿消肿;制南星化痰散结,消肿定痛;鬼箭羽破瘀散结,活血止痛;络石藤、威灵仙、豨签草、千年健清热祛湿,舒筋活络;生地黄养阴清热;山慈菇、土茯苓、六月雪解毒泄浊。全方功效专一,重点在清热祛湿、化痰活血、蠲痹止痛,以缓解关节红肿热痛症状,冀祛邪以安正。方中土茯苓能降低血尿酸,山慈菇含秋水仙碱有助于缓解痛风发作,制南星、鬼箭羽、威灵仙、千年健均有较好的止痛作用,处方用药在符合辨证的前提下结合现代药理,可明显提高疗效。

    3、骨髓瘤并肾衰

     许某,男,47岁,就诊时间2013年9月25日。1年前因疲劳乏力,住院经骨髓穿刺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(λ轻链型Ⅲ期 B组),当时查肾功能∶BUN17.7mmolL,Cr664.3μmolL,行化疗5次,肾功能有好转。3天前查肾功能∶BUN20.58mmol/L,Cr368.8μmolL;血常规∶RBC3.64×1012/L,Hb113g/L,WBC7.3×109/L,BPC188x1012L。自觉疲劳乏力,小腿时有抽筋,足跗水肿,大便干结,尿有泡沫,舌淡苔黄腻、质略暗有齿印,脉细。

    辨证∶肝肾亏虚,气阴两伤,痰瘀互结,湿浊内蕴。

    处方∶炙鳖甲15g、生地黄15g、炙龟板15g、火麻仁15g、山茱萸10g、鬼箭羽15g、当归10g、炒白芍10g、女贞子10g、旱莲草10g、制黄精10g、牡丹皮10g、泽 兰10g、泽泻10g、六月雪25g、土茯苓30g、黄芪20g 、土鳖虫5g、熟大黄5g、炙甘草3g。14剂,水煎,每天1剂,分2次服下。药后排便顺畅,诸症减轻。

    按∶本案肾功能减退由多发性骨髓瘤所致,病位主在肝肾,病机为肾虚伏毒,痰瘀互结,酿生湿浊。周老认为,对于放化疗患者,当侧重益气养阴,健脾和胃,以减轻放化疗的毒性反应,提高机体对放化疗的敏感性,同时适当配合消瘤抗癌。本案化疗后疲劳乏力、足跗水肿、大便干结、舌淡苔黄腻、质暗有齿印、脉细,证属肝肾亏虚,气阴两伤,痰瘀互结,湿浊内蕴。治当以益气养阴、调补肝肾为主。故药用黄芪补气;炙鳖甲、炙龟板,制黄精滋阴;女贞子、旱莲草、山茱萸养肝肾之阴;白芍、甘草酸甘化阴,兼以柔肝;生地黄、牡丹皮养阴清热;当归养血活血;土鳖虫、鬼箭羽活血通络;泽兰、泽泻活血利水;六月雪、土茯苓解毒泄浊;火麻仁、熟大黄润肠通腑泄浊。其中鳖甲滋阴软坚散结,为周老临床常用的抗癌药,但舌苔厚腻、湿困中焦者一般不用,以免助湿碍胃。黄芪、黄精为放化疗患者所常用,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功能,改善体质。熟大黄、六月雪、土茯苓、鬼箭羽为针对慢性肾衰"湿热瘀毒"而治。

    4、输尿管占位性病变并肾衰

    孔某,女,85岁,就诊时间2013年12月4日。2月前突发血尿,曾住本市某医院检查诊断为右侧输尿管占位性病变、肾功能不全,经治疗肾功能有好转。最近查肾功能∶BUN14.65mmoV/L,SCr198.2μmolL;尿常规∶潜血(++),白细胞56/μL。自觉腰酸,不能久站久行,尿次较频,夜尿4-5次,无痛感,尿多泡沫,色黄,口干,大便多秘,舌苔黄中部薄腻、舌质暗,脉细。

    辨证∶肾虚阴伤,下焦湿热。

    处方∶生地黄15g、地锦草15g、炙龟板15g、金樱子15g、刺猬皮10g、山茱萸10g、牡丹皮10g、茯苓10g 、泽泻10g、知母10g、旱莲草12g、炒黄柏9g、苎麻根30g、半枝莲20g、土茯苓25g、熟大黄5g、白花蛇舌草20g。14剂,水煎,每天1剂,分2次服下。1月后随访,诉药后腰酸明显好转,尿次减少,大便通畅,精神振作。

    按∶本案属中医学尿血范畴,脉症合参,辨证属肾虚阴伤、下焦湿热。肾阴亏虚,癌毒内蕴,酿生湿热,伤及肾络,发为尿血;腰为肾府,肾虚腰失所养,故腰酸,不耐久站久行;肾虚固摄无能,故尿频;肾虚阴伤,故尿黄、口干;阴虚内热,肠燥腑气不通,故大便多秘。选方知柏地黄丸化裁,以补益肾阴、清利下焦湿热(因患者大便秘结故去方中山药);炙龟板滋补肾阴;旱莲草 、地锦草养阴清热;金樱子、苎麻根、炙刺猬皮补肾固精,收敛止血;熟大黄通腑泄浊;白花蛇舌草、半枝莲解毒抗癌;土茯苓清热利湿。诸药合用,共奏滋阴补肾、清利止血、解毒抗癌之功,旨在扶正祛邪抗癌,缓解症状,提高生存质量。本案虽舌苔黄腻,但尿黄、口干、便秘,是为阴虚湿热之候,故清化湿热与养阴并举,既予炙龟板滋阴补肾,又用土茯苓清热利湿,熟大黄通腑泄浊,通补兼施,使滋而不腻,泻不伤正。

    5、体会

    笔者体会,周老治疗慢性肾衰的思路有以下几方面:

    (1)重视运用脏腑理论,强调五脏整体观,以肾虚为本。慢性肾衰病变主脏在肾,肾藏元阴元阳,五脏功能的正常发挥有赖肾之精气的充养与推动,故肾虚是诸脏虚损的核心。肾气亏虚可及它脏,反之,五脏之伤,穷必及肾,因此,治肾必须兼顾五脏。

    (2)湿热瘀毒是重要病理因素,因虚致实,标实本虚互为因果。古人有"肾无实证"之说,此源于钱乙《小儿药证直诀》;"肾本虚无实也。"认为肾主封藏,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,肾病多虚证,宜守不宜泻。但事实上"肾实证"是存在的。早在《内经》就有关于"肾实证"的记载如《灵枢·本神第八》云∶"肾气虚则厥,实则胀,五脏不安。"所谓"实则胀",即指肾脏病邪盛。对于慢性肾衰,"肾实"主要指湿热瘀毒等病理因素。肾虚气化失司,水湿内停,酿生浊毒,蕴而生热,病久络瘀,致湿热、浊瘀、水毒交结为患,愈实愈虚,缠绵不解。

    (3)泻实补虚,治当兼顾。由于慢性肾衰以肾虚为本,湿热瘀毒为标,临证时当首辨标本虚实缓急,急则治标,缓则治本,或标本兼治,而补肾泄浊、解毒化瘀是基本治则。如案1病情为稳定阶段,脾肾亏虚为本,湿浊瘀阻为标,故标本兼治,补虚泻实,予益肾健脾、利湿泄浊、活血祛瘀治之;案2手足关节红肿热痛急发,急则治标,故予清热祛湿、化痰活血、蠲痹止痛治之;案3化疗后气阴亏耗,故予益气养阴培其本,旨在扶助正气。

    (4)结合辨病,同中有异。临证时在掌握中医基本治则的基础上,还应根据不同疾病的病机特点选方用药。如案2痛风性肾病,病机以湿热、热毒、痰瘀为特点,方选四妙丸加味,同时结合辨病选用土茯苓、山慈菇等品;案4输尿管占位性病变伴尿血,辨证结合辨病,选方知柏地黄丸化裁,并以白花蛇舌草、半枝莲解毒抗癌,炙刺猬皮收敛止血。此外,在上述病案中,笔者深切地领会到周老精于辨证,善于方药配伍,以临床疗效为毕生追求的至高境界。

     下期病例


    病例一:李某,女,65岁,会计师。2019年8月初诊。失眠1年,近3个月加重。患者睡眠不佳断续发作1年,近3个月因家事劳累加重。曾在外服用中药调理效果一般。刻下:形体消瘦,入睡困难,睡后多梦,严重时彻夜难眠,伴乏力、胸闷、心烦、潮热、盗汗、便干。舌暗红苔少,脉弦数。既往患高血压病多年。

    病例二:薛某,女,50岁,教师。2019年3月初诊汗出多1年余,加重2个月。患者48岁行子宫全切术后,逐渐出现昼夜汗出,经常浸湿衣被,伴视物昏蒙、眩晕乏力、潮热耳鸣、五心烦热。血压90/50mmHg,纳可,大便略干,眠差,舌红苔花剥,脉沉细。

    病案三:患者王某,男,83岁,于2019年6月11日就诊。既往肺胀病史5年,1个月前患者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加重,咳白色黏痰,量少不易咯,喘息、气促,活动后加重,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,双下肢胫前中度凹陷性水肿,未治疗,病情逐渐加重,遂求诊于我院门诊。症见咳嗽,咳白色黏痰,量少不易咯,喘息,气促,活动后加重,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,反酸,打嗝, 胃胱部疼痛,耳鸣,肢肿,皮肤瘙痒不适,纳差,眠可,夜尿频,大便可,舌暗红,苔薄黄,脉滑。

   病案四:孙某某,女,50岁,以面部皮肤过敏于2016年就诊于我处。2个月前开始发生面部皮肤过敏反应,开始就诊于某皮肤病研究所,给予扑尔敏停药复发。旋即在某三甲中医院先后在2名中 医处各服中药汤剂半月余无显效,转诊我处。面部烘热,皮肤红斑、脱屑、瘙痒,下午或晚间加重,伴口干苦而渴、腰酸、心烦、失眠,已停经半年。舌质红绛,舌苔 薄黄微腻,脉象无明显异常。



 

共青团山西中药大学委员会 版权所有
 校本部:山西省高校园区大学街121号 邮编:030619 电话:0351-317990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