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最新内容

 

推荐内容

 

点击排行

 
      首页  --  新中医青年  --  正文
《新中医青年》好文推荐 | 名师案例
日期:2022-05-01 点击: 来源:  作者: 【字号:放大 还原




青献春,男,山西中医药大学教授、主任医师、硕士生导师,山西省著名中医。青教授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医中药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,山西省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.全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会员,全国生命科学分子生物学学会会员。青教授13岁随父学习中医,后拜入山西省著名老中医梁剑秋、邢子亨、蒋天佑先生门下学习治疗内科、妇科。自1981年毕业后,一直从事教学、科研和临床工作。行医 50余年.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,擅治内、妇、儿等各科疑难病症,对脾胃病,肾病研究颇深,遵循健脾与补肾相结合的学术思想对疑难病症进行研究,近年来对各种癌症的治疗方法有一定研究进展。


青教授自幼熟读中医经典论著,研习中医中药,并跟随多名山西名老中医进行临床学习,对使用中医中药治疗疑难病症颇有见地。笔者自2012年跟随青教授学习至今,认为青教授在治疗慢性胃炎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。青教授认为慢性胃炎往往证候错综复杂,气血阴阳都有失调、亏损,且易生痰、生湿,单纯补气、补血、补阴、补阳、祛痰、祛湿,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青教授在汲取梁剑秋先生经验的基础上,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,认为治疗慢性胃炎,唯有在调和脾胃、重建中气的基础上健脾燥湿、肝脾同治方能有较好疗效。现笔者跟随青教授,总结所学的治疗慢性胃炎的经验,并将心得体会记录如下。


中医历来重视脾胃,治疗脾胃病的方药丰富多彩,顺应升降规律,恢复脾胃运化功能是治疗此类病的原则,脾宜升则健,胃宜降则和,肝气宜条达。青教授跟随山西名老中医梁剑秋先生多年,汲取其治疗脾胃病方面的经验,认为脾升胃降是脾胃功能正常的标志,所以在调理脾胃时常使用一些理气药。同时,调补脾胃必须兼顾扶脾阳与益胃阴,因脾胃病多为久病而成,非单纯脾阳虚或胃阴虚,而是或先损脾阳,阳损及阴或先损胃阴,阴损及阳,呈现脾阳、胃阴俱虚病状。


故青教授用药时兼顾扶助脾阳与脾阴。在梁剑秋先生思想的基础上,青教授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,认为慢性胃炎多由外邪侵袭,身体虚弱长期发展而来。胃病日久,中焦气化失常,精微化源不足,故可见虚象,但虚象多由实邪内结、脏腑气化失常而致,即脏腑虚衰,气化不及,痰水瘀血内停,如是由虚致实,虚实夹杂。补则流寇而助邪,攻补皆施,亦有掣肘之弊,而攻逐可使得邪气去而元气自扶。尝谓"九补不如一消",实为经验砺炼之谈。凡沉疴痼疾,疏其气滞,逐其痰饮,利其水湿,决其血瘀,俾阳气畅达,阴精敷布,脏腑气化,自复常度。在临床中慢性胃炎的中医证型较多,不可拘泥于一证一方,医者需随着证型的变化,灵活运用方药,做到有的放矢。


在学习中,笔者观察到青教授在治疗慢性胃炎的证型时常使用木香来行气止痛。气滞血瘀疼痛者加炙刺猬皮、九香虫;寒疼者加良姜、香附;热疼者加元胡、川楝子;胸闷痛者加瓜蒌、玫瑰花;泻泄者加芡实、诃子肉、炒山药;脾虚不运者加莲子、炒扁豆、炒山药、炒薏苡仁;胃寒者加砂仁、良姜、香附;胃胀者加白芷、防风;少腹胀者加大腹皮、炒槟榔、炒积实、炒莱菔子;两胁胀满者加香橼、佛手、柴胡、青皮;吐酸水有寒者加乌贼骨、煅瓦楞;吐清水有湿者加吴茱萸;打嗝有寒者加公丁香、柿蒂,有热者加竹茹、呃逆噫气者加旋覆花、代赭石;消化不良者加焦神曲、焦谷芽、焦山楂 、炒鸡内金;大便干燥者加当归,甚者加生何首乌、火麻仁、肉苁蓉、郁李仁;失眠者加炒枣仁、远志、合欢花、夜交藤;表虚者加黄芪、防风;便黑者加白茅根、黑地榆、黑槐花。


青教授在治疗胃病时注重调和脾胃,不论寒热虚实,当以"和"为贵。脾胃为人体后天之本.脾胃升降相因是人体气机升降的重要枢纽,所以,治病应注重后天之本。只有重建脾胃生理功能,使其生理功能正常发挥,即脾升胃降,才能使人体气机不致逆乱。慢性胃炎往往由脾胃不和,升降失司,导致气机逆乱。故而,在治疗慢性胃炎时,无论是何种证型,青教授都会在该证型的基础上加入健脾和胃药,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。在各证型中,青教授大多使用药性平和之药,青教授认为,用药时过寒、过热、过辛,都会影响脾胃正常的生理功能,只有使用平和之药,使脾胃功能不受药性寒热的影响,再在证型的基础上对证用药,方能有良好的疗效。


青教授在健脾燥湿方面善用对药"脾四"—莲子、炒扁豆、炒山药、炒薏仁被青教授习称"脾四"。莲子味甘,平,归脾、肾、心经,能够清心醒脾、补脾止泻;炒山药味甘,平,归脾、肺、肾经,能够补脾养胃;炒扁豆味甘,平,归脾、胃经,能够健脾和中、消暑化湿;炒薏仁味甘,淡,归脾、胃、肺经,能够健脾、止泻、除湿。四药共同发挥健脾的功效,使脾胃得运,恢复脾升胃降的状态。中气恢复,则中焦的寒、热、湿、瘀等邪便能迅速祛除。李东垣在《脾胃论·天地阴阳生杀之理在升降浮沉之间论》中谓∶"或下泄而久不能升,是有秋冬而无春夏,乃生长之用,陷于殒杀之气,而百病皆起;或久升而不降,亦病焉。"李东垣强调了恢复脾胃功能的重要性,只有脾胃功能正常,脾升胃降,才能避免机体病理状态的出现。青教授深刻认识到此理,在治疗慢性胃炎时,时刻不忘使用"脾四"来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,在临床上应用效如梓鼓。


青教授注重肝脾同治,认为脾胃病只有"标本同治",才具有较好的效果。青教授认为,当今社会科技发展迅速,生活节奏加快,工作压力增大,肝气易郁滞不舒。由于肝气较盛,易使肝木克犯脾土,使脾胃功能受到影响。叶天士在《临证指南医案》中谓∶"肝为起病之源,胃为传病之所。"故而青教授在问诊病人时,若病人自述工作或生活压力大,在治疗脾胃病时会加入疏肝理气药以治病求本。


青教授在治疗慢性胃炎时注重以"和"调节机体,以"脾四"健脾燥湿,并注重肝脾同治,重视"脾升胃降"的生理功能。同时,注重各脏腑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,根据相应证型和症状灵活运用方剂及中药,在临证中得心应手,效如梓鼓。


 

共青团山西中药大学委员会 版权所有
 校本部:山西省高校园区大学街121号 邮编:030619 电话:0351-3179906